首页 >>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 >>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似锦 臣妻 天芳 林氏荣华 一品女仵作 大唐验尸官 侯爷的打脸日常 夫人你马甲又掉了 清穿之福孕娇宠 重生之女将星 
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 痒痒鼠 - 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全文阅读 - 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txt下载 - 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最新章节

第 98 章(2/3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亲玛法……犹自愣住。

明明他是在说男子做学问,为人处世的道理,和女子有何关系?

从--男子看到圣贤人就不要妻子了,女子看到圣贤人就不要夫婿了……开始,皇上就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
此刻面对乖孙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,小大人一样纯真稚气的小表情,捂着帕子重重地咳嗽两声。

弘晙……弘晙阿哥生怕玛法又琢磨什么哄他的道道,仰着胖脸蛋,眼神儿催促。

皇上……皇上认为乖孙孙的认知,大大的有误,很认真地解释,真的是认真的解释。

“时易世变。孔圣人的学问很好,可毕竟过去两千年了,有些主张,需要活学活用,根据现实情况来用。”

“当年春秋时期,孔圣人的学问只是百家学问之一,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,也更重视法家思想,采用儒家思想,用的是荀子,而不是孔孟。”

皇上细细地和乖孙孙讲述孔孟之学的起源,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,到秦始皇“焚书坑儒”的不实传言的流行,再到两汉时期,一开始也是民间各种学说盛行,谁也不服谁,朝廷面对这个情况,则是主张老子的无为而治……

汉武帝遵儒,魏晋时期佛家传过来开始盛行,唐朝时期遵道……五代十国大乱,宋太==祖皇帝实行“与士大夫共治天下”,广开科举,导致儒家成为朝堂上的主要风向,但是世人喜欢佛道两家,于是出现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理学家……

这下子,轮到弘晙阿哥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
皇上摸着乖孙孙的小光脑们,语气里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怀,“理学家们的主张,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,也没有要汉家女子不二嫁,裹小脚。还是那句话,时易世变。”

“到了前朝时期,因为各种原因,先是八股科举,再是奉行程朱理学为国教,程朱理学一步一步地演化,就成了这样。”

弘晙阿哥更不明白了。

这样?

“玛法,什么原因要实行八股科举?八股科举好嘛?大魁学问好,人也好,可他考不上秀才,还有范和,范和说他的曾曾祖父当年就是好不容易考上秀才,可怎么也考不中进士。”

“考不上进士就不能做官,玛法。”

弘晙阿哥认为八股科举有问题,有学问,有才华,人品好的人,考不中。亲玛法……傻眼了。

范和,这都和乖孙孙说得什么?

范和,弘晙阿哥的伴读之一,父亲范宜中,翰林院编修,祖父范时崇,左都御史,曾祖父范承勋,当朝的太子太保,年老致休,德高望重。

而他的曾曾祖父范文程,文正公的第十七代后人,作为大清国的四朝重臣,开国功臣,一生为清朝的建设立下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。范和居然和他的乖孙孙说,他的曾曾祖父当年就是因为没考上进士,没法在前朝做官,才投奔太宗皇帝,简直……

皇上挺生气,严肃着脸和乖孙孙说道:“范文程先生,是一位功臣,不可无礼。”

弘晙……弘晙阿哥也“严肃”着脸,他说的是,八股科举,没有对范文程先生无礼。

皇上一噎,妥协地解释道:“范文程先生,自幼好读书,聪慧灵敏,勤奋朴实,十八岁中秀才,是一位年轻有为、身怀抱负的有志之士。”

“奈何范文程先生身不逢时。明朝末期朝廷腐朽不堪,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,他看到动荡不安的大明朝廷,发现太==祖皇帝是一位明君,才来投奔。一生辅佐四代皇帝,勤勤恳恳,更难得情深义重。”

“不是考不上进士,不能做官,知道吗?”说着话,皇上也瞪大眼睛望着乖孙孙。

弘晙阿哥立马乖巧地表示,“弘晙知道,大清国的文肃公,‘元辅高风’,文人楷模。”

说到“楷模”,还搭配摇头晃脑。皇上让乖孙孙逗得笑出来,随即心里又是一叹。

汉人都说,范文程不顾国家生死存亡,转身投靠他国。说范文程有背弃国家只求名誉的嫌疑,是“大汉奸”,甚至被顾炎武评价为“士大夫之耻,是为国耻”……

弘晙发现玛法走神儿,等了片刻,发现玛法表情不对,喊出来,“玛法--玛法--”

皇上回神,牵着乖孙孙的手继续散步,不忘谆谆教导,“不论如何,范文程先生一生为了大清殚心竭力,操劳国事,弘晙要记得。”

不论如何?

弘晙糊涂,直觉里面有事儿,可他发现玛法的情绪不对,也没问。

“玛法放心,弘晙记得,范文程先生是大清的大功臣。”

“玛法,你还没说完八股科举。”

亲玛法……心头一哽,什么感伤感怀的情绪都没了。

皇上不乐意搭理在“打破砂锅问到底”的小孩儿,让他自己看书,自己琢磨。

弘晙阿哥皱巴小鼻子,不想去找也可能会忽悠他的老师们,想起阿玛在信里的嘱咐,直接去了扬州的十大书院之首,安定书院。

安定书院,扬州最好的书院之一,当今天下最负盛名的书院之一,各地方各学派的大儒云集,天子学子更是数不胜数,科举考试也是人才辈出。

始建于北宋年间胡瑗先生的讲学旧址,重修于康熙元年,适逢监察御史来扬州巡视两淮盐政,对北宋时期的大学者,理学先驱、思想家,大教育家,胡瑗先生非常推崇,就将胡瑗木主置书院堂内,改“泰山书院”为安定书院,并为书院题写“安定”院额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 庆余年 修真聊天群 斗破苍穹 诡秘之主 完美世界 我不可能是剑神 吞噬星空 乾坤剑神 我!星河帝国元首 武动乾坤 大道争锋 学霸的黑科技系统 吞噬星空 玄幻:我!天命大反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