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帝国之大明崛起 >> 帝国之大明崛起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 庆余年 娱乐春秋 寒门状元 赘婿 汉祚高门 十国千娇 马前卒 大明军工帝国 大秦:千古一帝 大唐贞观第一纨绔 
帝国之大明崛起 笑看风云客 -  帝国之大明崛起全文阅读 -  帝国之大明崛起txt下载 -  帝国之大明崛起最新章节

第三十六章宫中定策3(2/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

最固定的办法,就是“钦赐”,就是向朝廷讨要土地。在明朝中前期,比如宣德,正统年间,明朝赐予藩王的土地,通常都是几十顷,到了明朝中期,就有了几千顷,比如明孝宗的弟弟兴献王,就藩的时候,一次就赏赐给他四千多顷土地。等到万历天启年间的明末,更是变本加厉,比如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,福王朱常洵,一次赏赐庄田就有四万顷。

这样做的恶果,可想而知:肥了藩王的腰包,却坏了国家的财政,赐出去多少田地,国家就流失多少财政收入,外加每年巨额的恩养藩王的开支,哪怕是太平年月,国家的财政,也常捉襟见肘。倘若赶上闹灾打仗,更是常穷得叮当。

而且即使如此,藩王们还是不消停,大多数藩王,一辈子都在想尽办法发财,通用的招数,就是侵占民田。

侵占民田的招数,也有好几种,一种是造假,就是故意把看中的好田地,勾结官府指认成荒地,求得朝廷赐予,然后强行侵占。另一种叫“投献”,就是很多交不起税的小民,自愿把田地放在藩王名下,以此来逃避税赋。如此一来,明朝中后期的土地兼并,也就越演越烈。

到了明末,土地兼并极为剧烈的河南地区,当时号称“中州地半入藩府”,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土地,都被藩王侵占。与之对应的,河南成了明末农民起义的“重灾区”,那位曾一次性拿到四万多顷赏田的福王朱常洵,后来更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杀掉。而在整个明末农民战争中,藩王们的巨额财富,平日里藏着掖着,舍不得拿出来,一闹农民起义,几乎都被农民军打包全收,成了农民军的钱粮资本。后来明朝亡于农民起义,这个角度说,藩王们做了“大贡献”。明朝藩王的这些大问题,历代明朝君臣们,也不是没有重视,许多有识之士也一直想尽办法,遏止其日益膨胀的危害性。其中最著名的,便是嘉靖年间的《宗藩条例》

嘉靖皇帝朱厚熜,即位于1521年,这时明朝的藩王制度,经过尽两百年的发展,已经成了一个大负担。

这个负担多沉重,说几个当时的情况就知道:嘉靖七年国家全年的财政收入,只有130万金,然而每年的财政支出,却高达241万金,占支出项目第一位的,就是宗室开支,占第二位的,美其名曰武职开支,就是供应藩王以下,诸如镇国将军,辅国将军之流的角色,全是为了养活这帮人。

而当时的藩王宗室,不但人口多,滥支国家财政的现象也更严重,向朝廷要赏赐,更常常狮子大开口。不但藩王要养,藩王下面的子弟们,乃至子弟的亲眷们,七大姑八大姨,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属,都敢巧立名目要赏赐。按照户部尚书梁材的说法,明初的时候,如果养活一府的藩王,需要一万石粮食,那么现在同样的王府,就需要至少十三万石。梁材还发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:百姓的税粮有限,藩王的繁衍无穷,这样继续下去,后果不堪设想。

放在明朝政治下,官员如此指摘藩王,是需要勇气的。而且嘉靖皇帝朱厚熜本人,就是以藩王身份入继皇位的,给这样一个背景的帝王说这事,可以说极其不给面子。但局势严峻,面子也不顾。嘉靖皇帝也看到了问题所在,命令qun臣设法解决。

自此以后,明朝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管理规定,比如严格审查,发现冒名请赏的一律严办。此外还加强教育,给藩王们办学校,教育他们要为国分忧,勤俭节约。另外还有“均人役”,就是改革以往的免税政策,令藩王分摊部分国家税赋。这几样政策,确实也省了不少钱,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

其实在这期间,最有效的办法,也有人提出来过,就是当时礼部尚书霍韬提出的“定子女”,内容是把藩王们的后代们,特别是旁支庶出的后代,尽可能编入民籍,允许他们参与士农工商活动,从此自食其力。如果照此实行,藩王资格门槛提升,增长幅度必然大为减少。但嘉靖皇帝思考半天,还是决定“从容审处”,毕竟牵涉十几万藩王的利益,不是小事。

一直到嘉靖皇帝晚年,即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十月,御史林润的奏折,再次震惊了朝野。在这封奏折里,林润不但揭露了恩养藩王开支巨大,国家难堪重负的严峻现实。更指出先前朝廷的各色规矩,都是小打小闹修补,如果要彻底解决问题,必须要出台一部根本法令,作为后世遵循的准则。即“以垂万世不易之规”。

这封奏折着实有效,嘉靖皇帝也明白,有些事必须要抓紧办了。随后经过多方讨论,终于在两年之后,由礼部尚书李春芳主持,出台了著名的《宗藩条例》,内容共六十七条,核心内容有二:1,严格限制藩王们的妻妾人数,娶老婆都要礼部审核。藩王子弟赐爵,更要有资格审查。2,对藩王的开支进行财政核算,削减大笔无用开支,更减少原定的固定工资数额。从那以后,藩王们从袭爵,赐田到日常开支,都有了严格的监管,挥霍无度的日子,不是那么容易了。

在明朝中期,《宗藩条例》的作用也十分巨大,嘉靖身后的隆庆,万历年间,明王朝在藩王开支方面,也大大缩减,国库也日益充实,后来的“隆万中兴”,确有这方面原因。但这个著名的条例,还是难以治本,不但对于朝廷赐予藩王土地,没有规定限制,关键的“定子女”这条,也是毫不提及。藩王后代的寄生虫角色,依然丝毫未变。

而对于诸多藩王子弟来说,《宗藩条例》还带来一个恶果:藩王后代们请爵,封赐,都要礼部拍板,而且随着明朝财政日益拮据,礼部对此卡(爵位卡)的也越发严。得不到名分的藩王,既没有国家养,更无法入民籍,自食其力的工作,别说干不了,朝廷也不许干,就此没了活路。到了明朝崇祯年间,好些藩王子弟因为得不到名分,又不许出去工作,竟然活活饿死。

这个问题涉及祖训皇家藩王利益需要循序渐进,在未来几十年逐渐解决。

喜欢帝国之大明崛起请大家收藏:(m.zhuiwenxs.com)帝国之大明崛起追文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 庆余年 修真聊天群 斗破苍穹 诡秘之主 完美世界 我不可能是剑神 吞噬星空 乾坤剑神 我!星河帝国元首 武动乾坤 大道争锋 学霸的黑科技系统 吞噬星空 玄幻:我!天命大反派